「基督教華人教會教育研究中心」(以下簡稱教研中心)於去年6月成立,主要事工包括:研究調查及成果分享、舉辦研討會及講座、建置教會教育人書庫、台灣教會教育紀實。成立至今一年有餘,教研中心的負擔與事工受到教會各界及牧長、弟兄姐妹的肯定,但同時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:「你們的事工對教會到底能有什麼實質的幫助?」這個問題的答案,恐怕需要時間及事工成果的累積方得顯明。
由於多數教會相當忽略歷史(回顧過去)及研究(展望未來)的工作,如此與過去和未來切割的作法,恐怕使得教會在不定向的洪流中飄蕩不定,而只好跟著「風向」東奔西跑、疲於奔命,找不到自身發展,成長的定位。♥教研中心期許能藉著研究調查及其成果,提供教會「數據、理據、人據、心據」,協助教會發展處境化兼具發展性的「聖經教導,教會教育」相關事工。
♥福音機構是服事教會的。然而,似乎不少教會面對機構時所想的卻是:「你是想來賺錢或是募款」,這類思維令人感到相當可惜,顯示了神國資源沒有被善加經營及運用。現今教會牧養及教導事工越發專業化,教會實無足夠的能力或專業去解決所面對的特殊情況;機構既然是為服事教會,教會也需要機構輔助,就當彼此互相效力、彼此支持,做成魚幫水、水幫魚的工作。教會若能支持並靈活運用機構事工,作為牧養教會、栽培信徒的輔助,而機構亦能從教會獲得支持與鼓勵,這在神的國度裡當為美事一樁。教研中心樂於舉辦教會教育研討會以及沙龍講座,期待拉近與教會的距離,了解教會需要、進行觀點激盪、整合教會資源。
面對變化複雜且快速的後網路世代,♥教會必須對社會議題有敏銳的觸角、進行適切的神學思考與辯論,且能即時提出合乎聖經真理的回應及論述,使教會成為世上的光與鹽,成為捍衛真理的堡壘。現今的傳道人從神學院畢業後,持續的自我進修、且能與時俱進,顯得比過往更重要了。若教會各級領袖不持續的挖掘聖經真理、進行有深度及廣度的視聽閱讀,並適時適地的進行神學思考及提出觀點論述,其牧養與教導易與信徒的生活日漸成為平行線,恐怕加增所謂的「聖經文盲」。
近期,教研中心進行了幾項研究調查,主要項目之一即「主日講台信息幫助信徒的程度」。數據顯示,在填答者當中,牧師、師母、幹事占61%,而在9個項目:聖經知識、回應社會議題、信徒靈命成長、教會事工發展動力、增廣視聽見聞、以神/基督為中心、合乎聖經、切合實際生活需要,以及團隊配搭服事,其中以幫助信徒「回應社會議題」為最弱。筆者也從個人訪談當中證實了這數據的可靠性,即便是超過千人的都會型教會,一些信徒仍表示講台信息無法幫助他們回應社會議題,或者是有合宜的聖經教導,教會似乎對社會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冷眼旁觀!這讓我們了解到,講道者及信徒在「回應社會議題」的能力上還有不小的成長空間,也顯示出除了講台信息之外,教會教育系統應當強化的部分。
教育事業並非立竿見影之工!教研中心甚願成為教會的夥伴,齊心努力共創台灣教會教育的榮景;倘若要勾勒其藍圖,恐怕要談上三天三夜了!
引用通告: 「現代青少年對宗教信仰的看法」調查初步報告 – 基督教華人教會教育研究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