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教教育好文

再思台灣教會教育—未來十年趨勢及發展走向之反思(3)

第五,教會無法銜接或補足學校教育的需要。學校有多元的教學,內容豐富,讓學校的學習變得有趣;回頭看教會卻是個無趣的地方,以至於教會失去主日學兒童、青少年。事實上,學校和教會有著相同的教育方式,教會應著重於如何把家長、學校、教會教育聯繫在一起,使其互動、彼此學習及分工。因學校的教育有其基礎、階段性,學校的教育對於教會的教育有著啟發的作用。應當思考:對於學校的教育方式,教會有哪些可以學習?有什麼應該加強、補足或銜接的地方,使兒童、青少年樂於在教會學習;更進一步的,能以聖經為本的學習,得以在成人階段持續的學習,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,這是一生的功課。

第六,教會是影響基督徒人生時間最長的平台。這裡有一點需要留意,我們是否忽略了長者?有些教會的兒童事工做得很好,但是青少年、老人的事工卻是跟不上,以至於無法使教會更加興旺,亦不能造就更多社會人才。

第七,教會是否追求世俗化,未將最好的獻給神?教會應當了解信徒對於追求認識聖經、明白神心意的程度究竟如何;有多少信徒穩定的讀聖經?他們如何讀聖經?有多少信徒有能力教導聖經,而所教導的內容是否能夠回應時代議題?教會在教育方法上是否能夠與學校的水平相比?這是教會內部時常要做的反省,因此教會裡所有的活動都要必須加上教育的元素,不是單單是知識,還有品德、操守、人際關係。現今社會有太多分化的現象,以至教會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問題。

第八,教會運用資源平台不佳,也未強化運用基督教機構的功能來輔助教會教育。

第九,台灣歷史悠久,千人教會或百年機構是否真是永續性的承接使命?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帶給當代教會或機構什麼樣的能量?如何面對教會和機構衰退以及必須改革的問題?你我的教會還有需要反省的地方。(待續)

本文作者為長期觀察華人教會教育事工者

點我支持我們的事工!

關於 drfff

本協會主要業務:兒童/青少年聖經挑戰營、詩歌專輯/教材/書籍/文創出版、福音宣教事工、基督教教育相關訓練課程。若您有以上相關需求,歡迎您與我們聯繫喔!

0 comments on “再思台灣教會教育—未來十年趨勢及發展走向之反思(3)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